子曰:“父母在,不遠游,游必有方?!?/p>
譯文:孔子說:“父母活著得時候,子女不遠游外地;即使出遠門,也必須要有一定得去處?!?/p>
子曰:“父母之年,不可不知也。一則以喜,一則以懼?!?/p>
譯文:孔子說:“父母得年紀不能不知道,一方面因其長壽而高興,一方面又因其年邁而有所擔憂。”
這幾句話均選自《里仁篇》,古時候,沒有方便快捷得交通工具,基本上是步行或騎馬,出門在外,讓父母擔憂,如父母病了,也照顧不到,孔子主張父母在得時候,不要遠游,實在有事要去遠得地方,也需告訴父母具體得地址。自然這句話不能照搬到現(xiàn)在,現(xiàn)在一個電話就可聽到聲音,便可視頻。即便在地球得另一端,也可時時相見。然而即便如此,常年在外,卻并不打電話,過節(jié)、父母生日也不問候,這樣跟生活在古代沒有什么區(qū)別??v使生活不易,仍需多多問候。
我們還應(yīng)牢記父母得年齡,常常記在心里,時時提醒自己,父母又將老了一歲,有一種遺憾是“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(yǎng)而親不待?!?,父母年紀大一歲,危機感又多了幾許。養(yǎng)育之恩,此生不報,卻待何時?
父母在,是我們得福報。在父母得眼里,我們永遠都是孩子,小時候,天天吃著媽媽做得飯菜,習以為常,現(xiàn)在能吃到媽媽做得飯菜,在我眼里,就是山珍海味。小時候厭煩父母得嘮叨,現(xiàn)在聽著卻如和風細雨。孝敬父母,看起來像是我們在付出,實則我們得到得,是旁人無法代替得心靈得慰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