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確實不是標題黨,世界衛(wèi)生組織(WHO)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(gòu)(IARC)發(fā)布的一項報告中,有這樣的警告:
飲用 65°C 以上的熱飲,有致癌風(fēng)險。
然而,生活中,我們卻總是很喜歡一切都「趁熱」:
老媽端了碗雞湯,讓你「趁熱喝」;
一碗剛出鍋的湯面讓你忍不住想要「趁熱吃」;
生病了,男友老公的萬能金句「多喝熱水」;
……
今天,我們就請專業(yè)醫(yī)生來說說,熱飲和癌癥,究竟有多大的關(guān)系。
熱飲為什么會致癌?
圖片來源:123rf 正版圖片庫
「熱飲致癌」這個觀點,不是第一次出現(xiàn)了。在既往研究中,進食過燙和食道癌的關(guān)系已經(jīng)很明確。
我們的口腔和食道表面,覆蓋著嬌嫩而脆弱的粘膜。
適宜的進食溫度是 10℃ ~ 40℃;
能耐受的高溫也只在 50℃ ~ 60℃;
超過 65℃ 便足以燙傷粘膜。
當(dāng)然了,食道癌的發(fā)生和發(fā)展不是朝夕之事,偶爾的燙傷,食管還可以自我修復(fù)。
但是食管在長期反反復(fù)復(fù)「損傷-修復(fù)-損傷-修復(fù)」的過程中,不正常的「異型性」細胞也會越來越多。
因此,如果長期吃燙的食物、喝過熱的飲品,就算不得癌,口腔潰瘍、食管潰瘍等問題也在所難免。
為什么是 65℃ 以上?
圖片來源:123rf 正版圖片庫
我們暫且淡定地放下熱茶,聽聽國際癌癥研究機構(gòu)(IARC)的專家怎么說。
開頭提到的那份發(fā)表在權(quán)威雜志《柳葉刀腫瘤學(xué)》上的評估報告指出: 土耳其及南美洲國家(包括中國)等這些地區(qū)的人們,通常習(xí)慣飲用 65℃ 或 70℃ 以上非常熱的水、咖啡或茶,罹患食道癌的風(fēng)險也隨之升高。
此外針對老鼠進行的實驗也證實:65℃~70℃ 的熱飲,足以燙傷喉嚨,可能導(dǎo)致腫瘤。
超過 65°C 的熱飲被列入了 2A 類致癌物名單,對人很可能致癌。
注意,65°C 以上熱飲「可能致癌」,并不是說熱湯、熱茶、熱咖啡、熱水就都不能喝了,不是一吃 / 喝就得癌癥的「一……就……」關(guān)系。
有致癌風(fēng)險,不等于一定致癌。這份報告的重點是,希望大家改善一些不健康的習(xí)慣,再心急也別吃燙豆腐。
怎么判斷溫度超過 65 ℃?
圖片來源:123rf 正版圖片庫
看到這里,你可能又要問了:
我怎么知道我喝的、吃的東西有沒有超過 65 ℃ 呢?總不能隨時攜帶溫度計吧?
其實,只要不是過冷或是過熱,溫度低些或高些,并不會影響健康,也不用太過拘泥于 65 ℃ 這個數(shù)字。
對比,我們做過一個小實驗: 剛倒進杯子里的開水,測了下大約是 80℃;在室溫下放個幾分鐘,就會降到 65℃ 左右。
而像火鍋這樣含油量較高的,溫度降得會稍微慢一點。
把熱飲熱食,稍微放一放、涼一涼,用嘴唇抿一抿、試一試,感覺不燙口一般就可以了。
熱飲致癌的原因在于溫度,而不是飲品本身。
但是,防癌除了要避免飲用熱飲,更要注意戒煙、戒酒。畢竟,煙和酒可是比 65℃ 更嚴重的 1 類致癌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