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來源:公眾號“ 體壇叨sir”
作者:劉艾林
“我累了,真的要到了告別的時候了,2月11日的時候,我會親口向大家、向球迷說再見!”在職業(yè)籃球聯(lián)賽奮斗了22年,96黃金一代最后的代表斯蒂芬·馬布里,今天在接受了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。
談到未來,這位城市英雄說道:“我不會遠離中國,我會馬上回來,這里還有很多事情要做,我愿意為中國籃球事業(yè)的發(fā)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我已經(jīng)把北京當做了自己的家。不過,并不像外界說的那樣我希望做中國國家男籃教練,幫助中國籃球進步有很多形式,的教練,還是由中國自己的教練來擔當更好!”
“感謝北控給了我40歲還能打球的機會”
北京青年報(以下簡稱北青報):你如何評價自己和北農(nóng)商隊在本賽季的表現(xiàn)?
馬布里:這個賽季我的狀態(tài)有所起伏,而我們的球隊也是一支非常年輕的隊伍,整個賽季表現(xiàn)得不夠穩(wěn)定,也經(jīng)歷了很多波折。但是我想經(jīng)歷了這些,無論是對即將退役的我還是年輕的隊員們,都是一筆不錯的財富,雖然我對自己職業(yè)生涯的最后一個賽季有一些遺憾和不甘。
北青報:賽季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比賽有哪些?
馬布里:第一個主場比賽,我又聽到了北京球迷們熟悉的呼喊,為我加油的聲音。而且那場比賽我們打得不錯,擊敗了強大的山東隊,我還得到了兩雙,那感覺真的不錯。我當時就說,我只不過是換了一個籃球館而已,但依然是在同一座城市里。
北青報:在即將退役的時刻想對俱樂部說些什么嗎?
馬布里:是的,在離開上一個俱樂部之前,我曾經(jīng)有一個愿望是能夠在40歲時還有球可打,我又不想離開北京,因此我加盟了北控俱樂部,我要衷心地對北控說一聲謝謝,感謝他們給了我這個繼續(xù)征戰(zhàn)CBA并且留在北京的機會。
“中國給予我的太多,我無以為報”
北青報:你對北京籃球做了很多,甚至對中國籃球事業(yè)都發(fā)揮了推動作用,你如何評價自己的付出?
馬布里:是的,我?guī)椭@里的球迷看到了改變,做出了我應有的努力,也為北京籃球帶來了三座總冠軍獎杯。在籃球運動持續(xù)高速發(fā)展的中國,我達成了這些成就,而這反過來也會幫助北京和中國籃球水平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。我認為這是我一生當中做過的最令人吃驚的事情。
北青報:那么在你退役的儀式上,你期待俱樂部和球迷們?yōu)槟阕鲂┦裁磫幔?/p>
馬布里:我還不知道會發(fā)生什么呢(笑)。事實上,無論是俱樂部,還是球迷,或者說中國已經(jīng)給了我太多,我覺得根本無以為報,受之有愧。中國為我樹立了銅像,北京還有關于我的博物館,給了我綠卡,頒發(fā)給我榮譽市民獎狀,還把我的臉放在了信用卡上,而球迷們更是給了我足夠的尊重和愛戴,我的感謝發(fā)自內(nèi)心。我不會再奢求更多。
“四世同堂,9年來第一次和家人一起過生日”
北青報:你會如何面對職業(yè)生涯的最后一場比賽呢?
馬布里:我會非常平靜,百分之百的平靜,就像我面對任何一個對手一樣,就像平時的每一場比賽時一樣,我還會付出全部的力量。
北青報:那一天除了比賽之外你會如何安排?
馬布里:2月11日當天,我會在賽前和賽后各舉行一個發(fā)布會,我要親口宣布我不再打球的消息。
北青報:那之后呢,你的計劃是什么?2月20日就是你的41歲生日了!
馬布里:我會休息幾天然后返回洛杉磯和家人在一起,生日我會和家人一起度過,來CBA打了9年球,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和家人一起過自己的生日。我們家四世同堂,我的媽媽,我的外孫女,我們都會在一起。
“未來想在中國開設一所籃球?qū)W?!?/p>
北青報:你離開后我們什么時候還能夠再次見到你?
馬布里:等不了多久我就會回來!我已經(jīng)做出決定,選擇繼續(xù)留在中國,留在這個我熱愛著的地方,這里的人們善待我,這讓我心生感激。所以,我必須遵從自己的內(nèi)心,必須要做這樣一個決定。我媽媽總是說,“記住,馬布里,你要去人們歡迎你的那個地方,這一定不會錯。如果他們愛你,你一定要留在那里。”所以,我怎么能離開這么多人愛著我的地方?中國已經(jīng)成為了我生命中特殊的一部分。我充滿感激,并且認為有義務選擇留守。
北青報:那么具體的工作或者說計劃有哪些呢?
馬布里:我的團隊和伙伴們也正在為我策劃。我想在中國開設一所籃球?qū)W校,還有青少年籃球訓練營,用各種方式幫助籃球運動在中國的發(fā)展。當然我自己還是希望能夠執(zhí)教一支頂級的球隊,我知道現(xiàn)在對我來說實施起來非常困難,但還是有希望的。
北青報:最近有報道說如果中國向你發(fā)出邀請,你也會考慮擔當教練工作?
馬布里:我當然希望能為中國籃球做一些工作,無論是在青少年人才的培養(yǎng)還是方面。如果中國向我發(fā)出邀請,我一定會非常樂意接受這個邀請。但我要說的是,還是由中國教練自己帶更好,他們比我更了解中國球員。并不是說外教有什么不好,而是中國人自己帶,有自己的戰(zhàn)術體系做支撐,這樣取得的成績會有深遠的影響。我愿意成為一座橋梁,不僅僅是籃球,還有整個體育運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