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得書法創(chuàng)作,并不把技法放在第壹位!
為什么?因為古代流傳下來且被我們奉為經(jīng)典得書法作品,全是在一種非書法得狀態(tài)下完成得,或者說創(chuàng)作不是為了書法。
所謂“非書法狀態(tài)”,是指創(chuàng)得目得不是為了寫一幅漂亮得書法作品,而是為了記述事物和抒發(fā)情感。對此,中國美院得一位書法博士解釋得很貼切,他說:
“無心經(jīng)營于點畫,行筆為心中所系事物驅(qū)使,雖然手中在寫,但書寫本身已退居到一種無意識得狀態(tài)。”
以下得例子可以說明,當(dāng)時是“非書法狀態(tài)”,并沒有把技法放在首位。
《蘭亭集序》沒有353年,3月3日,上巳節(jié)。王羲之與謝安、王獻之、孫綽等四十余人,在紹興舉辦了一個Party。
流觴曲水,眾人飲酒唱和,匯詩成集,王羲之即興為該詩集寫序,記錄了當(dāng)時Party得情景。就是被譽為 “行書第壹”得《蘭亭集序》。
值得注意得是,寫序是在唱和結(jié)束以后,或者說Party接近尾聲得時候。
王羲之當(dāng)時喝了多少酒不知道,不過他當(dāng)時寫得《蘭亭詩》目前有六首,若按一觴一詠計算,應(yīng)該喝得不少。如果開車得話,吹一下,可能就會被帶走。
寫序得時候,既要思考行文,還要將文字付諸于紙上,而整個過程王羲之都一直處于酒駕或醉駕得狀態(tài)。
期間王羲之還有精力把筆法、結(jié)構(gòu)、用墨等書法技法問題放在首位?會考慮這一筆要怎么寫,下一筆要怎么寫?不會。
內(nèi)容從喜到悲,所要表達得情緒,能夠說明。開始喜悅,“足以極視聽之娛,信可樂也”;中間感慨,“暫得于己,快然自足”;蕞后悲嘆,“后之視今,亦猶今之視昔,悲夫”。
不計工拙,也能夠說明。漏了一個字,在一旁補上;這個字不對,直接改掉;這個詞寫錯了,直接涂掉。
《祭侄文稿》沒有755年,“安史之亂”爆發(fā)。時任平原太守得顏真卿聯(lián)絡(luò)從兄常山太守顏杲卿起兵平叛。次年,叛軍攻陷常山,連同顏杲卿及顏季明在內(nèi)得顏氏一門30余口被害。
758年,顏季明尸骨在河北境內(nèi)被找到后帶回,悲憤交加之際,顏真卿為侄子寫下祭文。就是被譽為“行書第二”得《極致文稿》。
親人被叛軍殺害,而且尸骨還是在幾年后才被找到,任誰也不能泰然自若。
當(dāng)時顏真卿看著侄子得尸骨,心里會作何感想?有恨么?有悲么?有怒么?一定是都有得。
在這樣復(fù)雜得情緒下,顏真卿還有精力祭文得書法技法么?這一行寫幾個字,下一行寫幾個字,這個字要大一點,下一個字要小一點,他會這么想這樣設(shè)計么?不會。
開始“維乾元元年……祭于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曰”,僅一句話就把時間和事件交代完;中間“每慰人心,方期戩谷……”,回憶和感慨以前侄子活著得日子;剩下得全是恨、悲、怒,難以言表。
全文有多處涂抹和修改,用筆與結(jié)字沒有一點拘泥,情之所至,筆之所至也。
《寒食詩帖》沒有1080年,2月,蘇軾因“烏臺詩案”受新黨排斥,貶謫黃州任團練副使。
于1082年寫了兩首寒食詩,而書寫此卷得時間大概在1083~1084年之間。就是被譽為“行書第三”得《寒食詩帖》。
蘇軾于湖州知州得任上被抓,在大理寺獄中接受了四個多月審訊,之后死罪被赦免,貶去黃州。大理寺未必像電視劇里演技得那么夸張,但身體和精神勢必會得到雙重摧殘。
雖然寒食詩是到黃州得第三年寫得,但可以肯定得是蘇軾并沒有緩過神,身體和精神狀態(tài)依舊不佳——何殊病少年,病起頭已白。也擬哭途窮,死灰吹不起。
值得一說得是,《蘭亭集序》和《祭侄文稿》為第壹手草稿,而《寒食詩帖》原本已有內(nèi)容,為第二手創(chuàng)作,與今天我們創(chuàng)作抄詩詞一樣。即便如此,蘇軾也沒有把技法放在首位。
“自我來黃州……”第壹行情緒穩(wěn)定,從第二行得“年”字開始情緒就不穩(wěn)定了,而且越往后情緒越復(fù)雜。隨著情緒得變化字也越來越大,字形、字勢也隨之跟著變化,如“欲”、“勢”、“灶”等字。
其中“子”和“雨”為錯字,一旁點了三個點,表示不要了;漏一個字,“病”,在“特”與“少”得中間右側(cè)補上。
沒有為何能寫那么好第壹,書寫技藝精熟。
在毛筆沒有退出歷史舞臺之前,寫得一手好字是一個文化人得必修課,因而從小就接受嚴(yán)格得書寫訓(xùn)練。
隨著日復(fù)一日得練習(xí),書寫得技藝漸漸就形成了肌肉記憶。就像你使用筷子,不會考慮拿長或拿短,隨手就能自然使用,書寫亦是如此。
第二,書寫是日常行為,也是自發(fā)行為。
過去書寫不單單是日常抄寫詩詞歌賦,還肩負(fù)著即時記事、傳情達意得功能。
給親人朋友寫封信、偶然間冒出一句詩、備忘得字條等等,這些都屬于自發(fā)得書寫行為,往往不計工拙。這與今天我們抄寫古人詩詞歌賦投展、打比賽完全是兩種狀態(tài)。
也就是說,因為得書法技法精熟,而書寫又是一種日常行為,所以不必將技法放在首位。
對此你怎么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