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鬧市、橋頭、村前、幽谷,總能見到悠悠古塔,它們矗立在我國大江南北,被譽為中國古代杰出的高層建筑。在人杰地靈的江西省境內(nèi),留存著眾多著名的古塔,如九江市的鎖江樓塔、南昌市的繩金塔、撫州市的聚星塔、吉安市的古南塔……這些古塔形態(tài)各異,不僅具有歷史、考古和美學價值,而且是一座座珍貴的藝術(shù)寶庫,充分體現(xiàn)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(chuàng)造力。
贛縣東北陲的山村古寺
創(chuàng)建于唐玄宗時期
大寶光塔“藏身”于贛州市贛縣區(qū)東北陲的田村鎮(zhèn)東山村的一座千年古寺中。自唐大歷年間(公元766年~799年)龔和德開基至今,東山村已有1400余年的歷史,著名的贛州東河戲便是發(fā)源于此。
田村鎮(zhèn)內(nèi)有座龔公山,這座山緊鄰興國縣,據(jù)田村鎮(zhèn)退休老教師曾源生介紹,龔公山是當?shù)氐娘L水寶地,《寰宇記》卷108虔州贛縣有記載:龔公山“在縣東北一百八十里。其上奇峰翠巘,前后連延,蘿木泉石,左右襟帶,昔有隱士龔亮棲此,因以名焉?!痹谶@塊風水寶地上,坐落著唐代古剎——寶華寺。
據(jù)了解,寶華寺的建造年代比田村鎮(zhèn)要早,這座古寺創(chuàng)建于唐天寶年間(公元742年~756年),原名西堂寶華禪院,自明代始稱為寶華寺。
相傳,龔公山上的寶華寺與馬祖道一禪師有著深厚的淵源。1200多年前,馬祖道一與他的徒弟智藏(即唐代著名的西堂智藏禪師)隱居在這里,并建起了一座寺廟。馬祖道一的到來使得當時該地禪宗大盛,寶華寺成為一方興起的名剎。后來,馬祖道一將寺廟交給了智藏管理,自己離開龔公山到洪州(今南昌)去了。
一座千年古剎
“藏”著千年寶塔
智藏禪師接管寶華寺后,名滿禪林,寶華寺也煊赫異常,成為當時江南著名的佛寺。寺內(nèi)有十大寶:玉石塔、百年果樹、千年古柏、出木井、千人鍋、萬人床、古鼎鐘、龍泉井、四方竹、倒栽蔥(松)。其中的玉石塔又被稱為大寶光塔、寶華玉石塔;千年古柏高達30多米,相傳為建塔時栽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