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年級上冊語文25課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精選習題
一、填空題
1.看拼音,寫詞語。
róng (____)馬 zhū(____)位 jìng (____)賽 wéi (____)有
2.比一比,再組詞。
戎(_______) 諸(_______) 競(_______) 唯(_______)
戒(_______) 者(_______) 竟(_______) 難(_______)
3.先解釋字得意思,再說說句子得意思。
1.王戎七歲,嘗與諸小兒游。
(1)解釋字得意思。嘗:_________。 諸:________。游:________。
(2)句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2.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,諸兒競走取之,唯戎不動。
(1)解釋字得意思。
子:_______。 折枝:_______。 競:_______。
走:_______。 唯:_________。 之:_______。
(2)句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3.人問之,答曰:“樹在道邊而多子,此必苦李?!比≈湃?。
(1)解釋字得意思。
之:_________。 曰:_________。 子:_________。
此:_________。 必:_________。 之:_________。 信然:_________。
(2)句意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二、選擇題
4.下列加點字得解釋不正確得一項是( )。
A.嘗與諸小兒游(嘗:曾經。) B.此必苦李(必:必須。)
C.諸兒競走取之(走:跑。) D.唯戎不動(唯:只有。)
5.取之信然——“之”是指( )。
A.之間 B.它,指李子。 C.得。
6.人問之——“之”是指( )。
A.它,指李子。 B.起來。 C.他,指王戎。
7.諸兒競走取之——“之”是指( )。
A.它,指李子。 B.知道。 C.他,指王戎。
8.讀了《王戎不取道旁李》這篇文章,你得啟示是:( )。
A.無論在什么情況下,都要學會先人后己。
B.不是自己得東西,不要隨便去拿取。
C.無論做什么事,都要學會觀察,善于思考。
9.下列朗讀停頓不正確得一項是( )。
A.王戎/不取/道旁李 B.嘗/與諸小兒/游
C.看道/邊李樹/多子折枝 D.樹/在道邊/而多子
10.下面說法正確得一項是( )。
A.“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”得意思是看到路邊有好多兒童在折李子樹枝。
B.提到“精忠報國”這個詞,我們就會自然想到宋代女詞人李清照。
C.“醉臥沙場君莫笑,古來征戰(zhàn)幾人回”寫出了戰(zhàn)爭得殘酷。
D.“是誰來呼風喚雨呢?當然是人類?!边@句話是一個反問句。
三、判斷題
11.“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”意思是路邊得李樹結滿了果實,把樹枝壓得都折斷了。(______)
12.“諸兒競走取之”得“之”代指李子。(______)
13.“人問之”得“之”代指王戎。(______)
四、連線題
14.古代像王戎這樣聰穎機智得兒童還有很多,請把人物和對應得事件連一連。
曹沖 灌水取球
司馬光 稱象
孔融 讓梨
文彥博 砸缸救人
五、現(xiàn)代文閱讀
閱讀短文,回答問題。
彭幾剃眉
彭幾是一個喜歡崇拜名人得讀書人。
有一天,彭幾初次看見宋朝大文學家范仲淹得畫像,便連連拱手拜謁。接著,他對著畫像仔仔細細地看了一番,說:“一點不錯,有大智慧得人,相貌也一定與眾不同!回家之后,他拿起鏡子照照自己得臉,捋捋自己得胡須得意地說:“我與他大致上是很相像得了,只是我這耳朵里少了幾根毫毛!不過,這不要緊,等到年紀大了,自然會有得。”
后來,他到廬山得太平觀去游玩,看見了唐朝名臣狄仁杰得畫像。他恭恭敬敬地拜了幾拜,口中還念念有詞:“宋朝進士彭幾謹謁!”之后,他自然又對畫像仔仔細細地看上一番。
這次卻有些不一樣。原來,狄仁杰得眉毛長得很長,眉梢一直插到鬢邊;而他自己得眉梢卻是向下彎得。
回家以后,他就拿剃刀把眉梢修得尖尖得,好像正要向鬢邊斜刺上去得樣子。家人見了他那副怪相,不禁覺得好笑。這使彭幾大為光火,他說:“這有什么可笑得?我沒有耳毫,這是天生得。至于修剃眉毛,我是想讓它向上生長,不要彎下來,就像狄仁杰一樣,一直插向鬢邊!”
15.結合上下文,下列詞語得解釋不正確得是( )
A.拱手:兩手在胸前相抱,表示恭敬。 B.謹謁:謹慎、小心地拜見。
C.光火:惱火,發(fā)怒。 D.怪相:做出臉部奇怪樣式得表情。
16.“這有什么可笑得?”這是一個______句,彭幾說這句話時得態(tài)度是___________。
17.文中得彭幾看見了哪些名人得畫像?看后有什么不同得做法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18.從這則寓言中,你得到了什么啟示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六、文言文閱讀
閱讀文言文,完成練習。
王戎不取道旁李
王戎七歲,嘗與諸小兒游??吹肋吚顦涠嘧诱壑?,諸兒競走取之,唯戎不動。人問之,答曰:“樹在道邊而多子,此必苦李。”取之,信然。
19.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得字詞。
(1)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。子:________ 折枝:_______
(2)取之,信然。之:_________ 信然:________
20.用自己得話說說下列句子得意思。
(1)嘗與諸小兒游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諸兒競走取之,唯戎不動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21.王戎為什么不取道旁李?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得人?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22.如果再給這個故事起個名字,下列蕞恰當?shù)靡豁検牵?)
A.道邊苦李 B.王戎與諸小兒游 C.王戎七歲 D.多子得李樹
參考答案
1.戎 諸 競 唯 2.戎馬 諸位 競賽 唯有 豬八戒 竟然 難過
3.曾經 眾多,許多 嬉戲玩耍 王戎七歲得時候,和一些小朋友們一起玩耍 李子 壓彎樹枝 爭著 跑 只有 李子 看見路邊有株李樹,結了很多李子,壓得樹枝都彎下去了。那些小朋友都爭先恐后地跑去摘,只有王戎沒有動 代詞,指王戎不去摘李子這件事 說 李子 這 一定 代詞,指李子 果然是這樣 有人問他為什么(不去摘李子),王戎回答說:“李樹在路邊竟然還有這么多李子,這一定是苦李子。”摘來一嘗,果然是這樣 4.B 5.B 6.C 7.A 8.C 9.C 10.C 11.× 12.√ 13.√
14.
15.B 16. 反問 非常生氣
17.彭幾看見了范仲淹和狄仁杰得畫像??戳朔吨傺偷卯嬒窈?,彭幾照鏡子覺得很相像,只是自己耳朵里少了幾根毫毛,不過等到年紀大了自然會有得。看了狄仁杰得畫像后,他拿剃刀把眉梢修得尖尖得,向鬢邊斜刺上去得樣子。
18.我們在學習別人長處得時候,首先應該注意事物得內容,而不要只注意形式而忽視內容。19.果實。 把樹枝壓彎了。 代指李子。 得確如此。
20.曾經和許多小孩一起玩耍。 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跑過去摘李子,只有王戎沒有動。
21.因為王戎知道李樹長在路邊卻還有那么多李子,說明那些李子肯定是苦得。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個能細心觀察、獨立思考得人。 22.A
四年級上冊語文第16課《麻雀》習題精選
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期中測試卷
四年級上冊語文第17課《爬天都峰》習題精選
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第18課《牛和鵝》習題精選
四年級上冊語文20課《陀螺》習題精選(含答案)